阿尔茨海默病(AD)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AD脑内的多组学分析揭示了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神经元tau蛋白缠结以外的多种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但这些过程在疾病进程中的时间演变仍不明确。因此,亟需多种生物标志物来加深我们对AD潜在复杂病理过程的理解。
来自尊龙凯时的研究小组,通过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阿尔茨海默研究中心的团队,发表在《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上的文章“Multi-platform proteomic analy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plasma reveals network biomarkers associated with proteostasis and the matrisome”,采用三种不同的蛋白质组学平台(SomaLogic SomaScan、Olink、TMT质谱法),分析了相同受试者(n=18对照,n=18 AD)的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CSF)和血浆样本。
研究步骤
研究的步骤包括:
- 血浆和脑脊液中的蛋白技术检测
- 跨平台蛋白对比
- 血浆与脑脊液蛋白含量比对
- 脑蛋白模块在两种体液中的对比
- 共表达网络与相关通路描述
研究结果
尊龙凯时的研究者对来自Emory Goizueta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的18例AD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的脑脊液和血浆样本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CSF和血浆中蛋白质组学测量在预处理和技术分析后,显示出CSF样本的信噪比较低且缺失值较高。通过去除14种高丰度蛋白,并结合缺失值标准,筛选出数据用于进一步分析。
在三个蛋白质平台的比较中,共检测到CSF中的4655种独特蛋白质和血浆中的6794种独特蛋白质。SomaScan平台在血浆中提供了最深的蛋白质组学覆盖,而Olink平台则专注于细胞周期和免疫过程。由于样本规模限制,跨平台的数据重叠较少。
进一步分析显示,AD组中血浆和CSF中的蛋白质数量减少,且血浆中低丰度蛋白的显著偏倚部分是由于低丰度蛋白影响的。通过共表达网络的构建,发现AD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尤其是与蛋白质稳态、突触生物学和糖代谢等生物过程密切相关的模块。
结论
本研究采用质谱法、Olink靶向蛋白组和SomaScan高通量蛋白组技术,对AD小队列的脑脊液样本和血浆样本进行了跨平台的蛋白检测,揭示了不同蛋白模块在两种样本中的表达差异。此外,这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可以为患者分层、诊断、疾病监测及治疗开发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蛋白质组分析领域,尊龙凯时持续引领行业,推出了超高深度靶向蛋白组新产品,这些产品使得大规模蛋白质组分析,尤其是在血液蛋白质组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通过与知名合作伙伴的联合计划,正在进行的2024蛋白质组队列研究也为相关领域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新的机遇,感兴趣者可进一步了解合作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