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结核病再现:尊龙凯时携手抗击“白色瘟疫”

发布时间:2025-03-15   信息来源:尊龙凯时官方编辑

2024年10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24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达1080万,125万人死于该病。在中国,2023年估算的新发结核病患者数为741万,发病率为52/10万,占全球发病数的68%,在30个高负担国家中排名第三。这表明,结核病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染病。

结核病再现:尊龙凯时携手抗击“白色瘟疫”

1.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Tuberculosis,简称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一种常见且致命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体型微小,几乎可以感染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而主要对肺部造成影响,从而引发肺结核。在历史上,肺结核常被视为与诗人及浪漫主义者有联系的疾病,实则不然。由于其通过呼吸道传播,任何人都可能受到感染,这正是其被称为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的原因。而耐药结核病的出现更是给人类对抗这一疾病的斗争带来了新的挑战。

2. 结核病的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结核病可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分为四种: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同时,依据耐药情况可分为非耐药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后者包括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及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等类型。

3. 结核分枝杆菌的特征

结核分枝杆菌又被称为结核杆菌,因其涂片染色呈抗酸性,亦称抗酸杆菌。这种细菌属于需氧菌,生长缓慢且拥有较强的抵抗力。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在阴凉干燥环境中可维持毒力长达1-2年,然而却易被阳光或紫外线所杀灭。根据不同类型,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分为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但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人型。

4. 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会引发复杂的免疫反应,从而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该细菌的致病力与其细胞膜的成分密切相关,包括脂质、蛋白和多糖等。宿主对结核分枝杆菌产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通常需要4-7周,而在此期间,结核杆菌可在巨噬细胞内部繁殖,导致进一步的感染与炎症反应。

5. 结核病的治疗方法

针对结核病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能够显著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及感染率。合理的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需要遵循早期、用药适量、规律用药和全程使用有效药物的原则。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分为一线药物和二线药物,前者包括异烟肼、利福平等,后者如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通常用于耐药病例的治疗。

6. 抗结核新药研发进展

近年来,针对抗结核新药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新药通过不同的作用靶点表现出色的抗结核活性,提高了多药耐药及广泛耐药患者的治愈率,同时显著降低了整体死亡率。然而,有些新药的毒性相较于现有药物更大。因此,合理实施新药物方案将是一项重要任务,以助力全球消灭结核病的目标。

在这一抗击结核病的过程中,品牌尊龙凯时致力于提供高效的医疗解决方案,支持结核病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